发布时间:2025.07.14 02:48 阅读量:13
上海海事大学关工委2023年工作总结
关工委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青年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市教委、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的悉心指导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校关工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教育部党组和市教卫工作党委的意见(以下简称关工委工作“三个意见”)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关工委的工作定位、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关工委常态化工作、加强理论研究、推进关工委亮点工作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主动作为、协同创新、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现职领导的主导作用,“五老”的主体作用,关工委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协助主渠道开展青年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培育新时代航运人才。
一、对标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
校关工委坚持以学习为导向,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后,快速作出响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学校各层面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并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学习研讨,切实做到了精神及时传达,工作及时部署。中办国办的《意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导关工委工作极为重要的文件,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和长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二、完善组织体系,加强自身建设
学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委工作要点,2022年调整校关工委成员,制定《上海海事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规程》,站在新时代起点谋划关工委工作。2023年,各关工委分会根据工作规程要求,完善组织架构,明确了二级学院关工委分会的负责人、1号老同志和有关工作人员。校院两级关工委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有效夯实了关工委组织基础,推进了关工委工作重心不断下沉,切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两级关工委主动作为、多部门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
三、推进队伍建设,“五老”通力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老同志独特优势作用,强调要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从老同志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把经验智慧发挥出来,把对党的事业的深厚感情释放出来,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校关工委十分重视“五老”队伍建设,通过个人报名、组织推荐、同事邀请等多渠道、多途径吸纳合适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学校已形成了六支比较稳定的工作队伍:校关工委讲师团、特邀党建组织员、教学督导组、退休校领导、老教授志愿者、杰出老校友。这六支队伍是学校关工委的骨干和生力军,承担着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项主要任务。
四、搭建活动平台,增强工作实效
校关工委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组织谋划,开展了“学习贯彻二十大 凝心聚力育新人”---“五个一”系列活动,即一次理论宣讲:“‘五老’宣讲面对面,立德树人润青心”。“五老”共开展党的二十大理论宣讲26场次,参与师生3672人次,尤其是刘泽雨、朱耀斌等老师,为师生做了多场报告,在青年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立足师生实际,边学习边思考总结,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维度的理论宣讲活动。他们结合学校航运特色,认真宣讲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概念、新论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准、讲深、讲透、讲活,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师生头脑。一次主题座谈:“燃动航运基因,担当强国使命”读书交流座谈会。黄大龙、杨权斌等老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优秀案例,就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向学生推荐书籍并作读书分享,引导学生从书籍中领悟伟大航海精神。一次谈心活动:“阳光德馨听心室,不忘初心共筑梦”。宋光明、丁翠英等老同志与学生分组开展“共画纸鸢”、共做拼图等互动游戏、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针对学业难题、人际关系、情绪困惑、恋爱烦恼等问题展开分析,结合自身经历帮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传授改变现状的方式方法,鼓励他们通过调整与努力,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与能量。一次组织生活:“携手新时代,新老党员共话党的二十大”专题交流。校关工委联合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以“主会场+分会场”、“线下+线上”的形式举办了退休局级干部直属党支部与学院党委共建共话专题学习交流活动。双方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港航事业发展”深入交流。於世成、王宏彪等各位老领导悉心指导,充分发挥了对青年教师成长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次线上交流:易班“闻修论道”——写给大学生的话。在学校易班平台开设“闻修论道”专栏,发布左飚老师写给大学生的话,以“文”化人,勉励大学生正确面对人生挫折,不断拓展人生广度和深度。同时开展线下交流座谈,学生和左老师交流阅读体会,分享在阅读中成长的收获。
指导各学院开展“读懂中国”主题活动。各学院根据学院特色,围绕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突出科教兴国、航运大国建设主题,开展“薪火相传话航运”活动,共组织了主创团队学生73人,采访了23位“五老”,形成征文88篇、微视频13个,受益学生3193人。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五老”与青年师生深入交流,详细讲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树立向高级航运人才奋进的青春梦想,教育激励他们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关工委讲师团、特邀党建组织员、老教授志愿者等“五老”为师生开展党课21场次,讲座20场次,座谈会21场次,受众师生5321人次。
各二级分会也在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比如,在社会实践寻访红色场馆的同时,与当地的老党员、老军人座谈交流,真正做到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启动党建导师聘任,聘请老同志担任学生党支部党建导师或专项指导;举办“五老讲堂”暨关工委客座导师聘任仪式,邀请校外优秀“五老”开展讲座;邀请“五老”参与教学质量学生座谈会、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培养港航物流领域高质量青年人才座谈会等。
五、强化品牌建设,推进“一院一品”
校关工委注重加强二级关工委分会品牌建设,指导各分会结合学院特色开展“一院一品”活动。目前各分会积极探索,结合师生需求,不断总结提炼经验,做到“院院有亮点,个个有特色”,活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师生的欢迎。很好地发挥了“五老”在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和青年教师培养中的作用,推动和构建了学院的大思政格局。使关工委工作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助力力量。2023年11月21日,我们在图书馆开展了各学院“一院一品”展板展示活动,有效展示了基层关工委工作的亮点特色,扩大了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
六、深化理论研究,转化研究成果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实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新形势下青年师生教育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将研究工作与实践指导相结合,不断提升研究的质量与特色。近三年,学校关工委共申报13项面上课题,其中商船、交运、经管、理学院、海科、法学院、港湾校区等7个分会申报了8项课题,并获评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课题研究多个奖项。2023年有多位年轻同志加入到课题研究队伍,参与人数和课题质量都创新高。
我校作为市教育关工委的理论基地之一,第一轮三年建设,已完成了《新形势下积极发挥高校“五老”作用的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关工委工作和“五老”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研究》两期课题,均获得了优秀成果奖。第三期课题正在进行中,计划2024年9月完成。
虽然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更好地发挥二级关工委的作用,打造更具海事特色的品牌项目;如何动员更多年轻老同志加入到关工委工作的队伍中来,更好地发挥五老的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和互联网手段开展关工委工作;如何有效提升课题研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等等,还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深化调查、创新工作,推动我校关工委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2024年工作展望:
我们将继续在上级关工委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关工委工作的“三个意见”文件精神,加强组织建设、壮大“五老”队伍、丰富教育内容、拓展育人载体、深化品牌建设,全面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
一是深入调研,加强对二级关工委工作建设的指导。把关工委工作更好地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中,为学生思想教育和青年教师成长护航引路。
二是凝智聚力,继续做好理论基地的第二轮建设。做好关于“五老”队伍建设的理论基地成果转化工作,使研究成果更好地用于工作实践,吸收更多年轻老同志加入到关工委工作的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关工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同时组织力量,做好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理论研究丛书的编撰工作。
三是聚焦特色,探索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创新工作方法,构建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对接学工部门,构建育人协同工作格局;锚定办学目标定位,丰富教育载体,在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三个指导意见”中,发挥“五老”航运阅历优势,为培养新时代航运人才添砖加瓦。